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学界交流 >> 学术视点 >> 正文
王鸿生:论三类科学的划分及其人文内涵
  作者:王鸿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4    
】【】【

历史学(history,文学(literature,伦理学(ethics,宗教学(study of religion,艺术学(art, 人类学(anthropology, 建筑学(architecture,语言学(philology, linguistics,医学(medic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 science)等。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6] 169这句话虽然说的很精彩,但康德在这里也只是涉及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没有注意到社会科学。此外,相对他的理解,人们的心中除了“道德律”,当然还有更为广阔的人文空间,这就是所有人文科学的学科所探索的那些领域。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我们身外的宇宙万物,社会科学关注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现象,人文科学指向的则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人文科学发展的无穷前景。

 

三、 三类科学的人文联系

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来看待,有利于排除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这就是把“科学”和“人文”看作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甚至是对立的文化现象。实际上,这基本上是一种误解。从本质上讲,“科学”就是人的一种文化,或者说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即人类文明中理性的部分。从更深的层面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有人文的内涵,比如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意识。如果把科学和人文对立起来,实际上就等于把人的头脑和身体对立起来,是把“末”和“本”对立起来。当然,人类文明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包含科学但也超出了科学的范围,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

具体看,人类文明的成分是丰富的,除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层面还有各种制度的建构,在精神层面更有信仰、价值、理想等。相对而言,科学研究主要进行知识的探索、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研究是由好奇心和探索的激情驱动的,提倡怀疑,要做实验,强调证据,重在创新。与之不同,各种社会制度的建构,离不开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会涉及人们的利益和主观愿望。而价值观念value)、道德准则morality)、社会理想( ideal)、宗教信仰(belief, religion)等更有非理性的色彩,要求人的认同甚至信仰,不提倡置疑,是纯精神的,是信念,有些还很难得到实际的验证,有的甚至是不可验证的。但科学作为人类文明中的理性,显然可以穿透文明的各个层面,不但可以对自然现象进行理性的探索,也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探索,还可以让理性的锋芒穿透人类的内心世界。比如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就是从理性的角度研究不同的社会现象,而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则是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更广阔的人文现象,把理性触角几乎伸到了人类文化的所有领域。在理性的意义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又都是统一的科学,是整个人类文化中最能体现理性的部分,充分显示了人类文明的理性色彩。

关于科学和其他人文现象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分析。比如,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现象,虽然是以信仰为核心的,与理性的科学截然不同,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也有理性的成分。比如,宗教从人性的角度认为人是不完善的,只有神才是全知全能至善的。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神的全知、全能和至善的问题已超出了其研究的范围,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但就宗教认为人是不完善的这一点,又是符合科学结论的,因而也体现了最大的理性。当然,科学也可以研究宗教,这就是“宗教学”。“宗教学”之所以和“宗教”不一样,是因为“宗教学”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研究宗教这种文化现象,研究者本人可能信仰宗教,也可能并不信仰其研究的宗教。

此外,科学本身是理性的,但科学研究活动中又不能排除非理性的因素,或者说,科学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有其人文的基础,而人性是复杂的,人类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又是统一的。很多科学家也信仰上帝,但这并不排斥和妨碍他们从理性的角度研究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至于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则更是常常充满非理性的因素。比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拉克的科研自传就是《狂热的追求》(What Mad Pursuit: A Personal View of Scientific Discovery[7]。在爱因斯坦眼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17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