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的中国大专辩论决赛
,辩题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靠设施还是靠管理?”结果是主张
“靠设施
”的正方胜
,主张
“靠管理
”的反方略逊一筹。象这样一个
“辩题
”,只能用来展示辩论双方对相关知识的占有程度和表达能力、雄辩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反应机敏程度、各队员之间的配合、辩论的风度气质等。尽管会有获胜的一方,但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也许并不装在奖杯里。因为辩论的题目限定了表达的空间
,正反方的立场是预定的
,不管怎么辩
,结果都不出要么靠设施
,要么靠管理。但实际上肯定不能仅靠管理
,也不能仅靠设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管理和设施是不能分开的。某种交通设施的选择和采用肯定体现一种管理思路
,是管理理念、管理规则、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反过来
,任何一种管理的理念、规则、方法
,也要依靠一定的交通设施来体现和实现
,否则
,就是
“纸上谈兵
”了!从科学探索的角度看,城市交通问题应该是具体的,比如
“城市化过程中某市交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就是科研课题
,而不是一个辩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系统的思考
,对实际的调查
,管理理念的改变
,新的设施的采用等。最后方案的选定,还需多方权衡,做出各种取舍。当然,这种取舍和决策,那怕是经过了辩论和可行性研究,其本质上也不是学术研究,它要通过选择的行为超越辩论和研究,进入实际行动的层面。
辩论是比赛性的,问题是预定的,结果是要么正方赢,要么反方胜。科学研究的结果则要看是否符合观察到的事实或经得起重复性实验的检验。科学探索不是比赛,而是探索和创新,尽管科学家们也在探索和创新方面比赛。但也不能认为科学问题不可辩论,或说辩论过程中不会涉及或展示与科学相关的内容。比如,《正方与反方:辩论者手册》[6]一书所选取的辩题就包括哲学与政治学说,法律与犯罪,国家政治与经济,国际政治与经济,道德与宗教,教育、文化和体育,宪法与统治,卫生、科学和技术等领域。围绕这些辩题的辩论肯定会磨砺思想的锋芒,打开智慧的窗口。当然,要做到这样,不但取决于辩题的设计,也取决于参与者的学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绞尽脑汁热烈争辩的一些问题,其实并不是科学问题,也没有多少学术含量和人文关怀。科学探索指向未知,答案是开放的,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如果在辩题的设计时想不到这一点,或预先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就容易使辩题成为“严肃的胡话”,使辩论双方的发言变成“漂亮的废话”。比如说,“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技术进步是好事,还是坏事?”围绕这些问题的辩论虽然也能提供知识,但也容易让思维偏离学术探索的方向,因而是一种布下思维陷阱的辩题。为什么呢?因为美是主观的,但却有客观基础,所以它即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价值可能是主观的,如信仰的价值,也可以是客观的,如商品的价值。技术进步在许多方面是好事,但在不少方面也是坏事;对甲是好事,对乙可能是坏事。围绕这类辩题的辩论,最重要的是把握正反方观点的边界。没有科学素养的辩论往往会无视这种边界或越过这种边界,使辩论变成争辩甚至争吵,失去学术探索性,急于驳倒对方的辩论者甚至可能失去应有的人文风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的胜利,都可能是谬误的胜利,最雄辩的一方,也变成最能误导听众的一方。在一定意义上,所有辩题都隐含使辩论者误入歧途的可能性。辩论者若无视己方观点的边界,便会背离真实和复杂,去拥抱谬误和偏执。对这类“辩论”给予的奖励,也常常是鼓励人们充满热情、兴高采烈地去拥抱谬误。
总之,科学问题是探索性的,科学探索的结论不是预定的,而是由探索过程中发现的事实的走向决定的。在表达方面,雄辩并不能获得科学的根据,最有说服力的是沉默的事实。不能否定辩论者也用科学的方法和道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有可能进行创新性质的探索。但缺乏学术含量的辩题设计,会变成一种误导。无视观点边界的辩论,会陷入一种偏执的境地,远离科学探索的轨道。
4.学习和探索: 在知识稀缺或由少数人拥有的时代,学习是传承知识的重要方式。但学习寻找的是已知,他的前面无非是他人、古人。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探索和创造知识显得更重要。探索追寻的是未知,探索者的身旁可能有古人和他人,但眼前一定是“目中无人”。不成功的探索可以留下有指示意义的路标,成功了的探索却只能做为自己或别人再探索的新起点。
关于学习和探索的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学生和医生。医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听老师的课,要做习题,要到解剖室去作解剖等,这都是学习。老师讲的,不管是通识还是体会,毕竟是已知的。解剖室里有统一的操作规范,解剖所能获得的知识也是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只获得成绩,不取得成就,而且结果只和自己相关。但当学习毕业后做医生给人看病,面对的病人是个个不同的,他们的病状也会有差别,即使是同一种病,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也不一定就用完全相同的疗法,开同一个药方。所以,医生的工作是一种探索,而不是学习。这里出了差错,不光涉及自己的责任和能力,而且和别人“性命攸关”了。
在实际中,学习的过程也包括探索,也有探索性的学习,如学生写毕业论文就需要选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得出自己的结论。尤其是素质教育,要求老师把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成训练能力的教育,要求不要把掌握知识作为最终目的,而要把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因特网时代,由于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和知识空间极其广阔,学习的能力成了关键,如何学习也就成了一种探索。
在因特网时代,关于学习和探索的许多观念都需要改变。例如,过去我们讽刺猴子掰包谷的学习方法,欣赏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第一》)的态度,但由于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知识报废速度和报废量不断增加,猴子可能比孔子更高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是道德的阐述者和知识的传播者;猴子是聪明的象征,最聪明的猴子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火眼金睛,会72变,是妖魔鬼怪的识别者和战胜者。所以,我们欣赏猴子的聪明,喜欢孙悟空,只尊敬孔子。但这只是一种学习的结论。在探索的层面上,真实的孔子是儒学的创立者,不但学,而且思,许多后人奉为圭臬的话是他第一个说出的,奉他为师的人却罕有象他那样探索创新的。孙悟空只不过是吴承恩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角色,他有一个师傅,而且还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真正的玄奘取经并没有得到孙悟空的丝毫帮助。而且,《西游记》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时给许多其他动物“栽了赃”,污他们为“想吃唐僧肉的妖精”,从而给孙悟空伤害这些动物提供了正当理由。当然,这种剖析并不能否定《西游记》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就象对人体的X射线透视图不宜作为选美的资料一样。但这番剖析说明,只要在学习中不把知识视为固定的东西和单面的东西,并依托广阔的文化背景对现成的知识进行抽丝剥茧,就会打通学习和探索的隔断,通过学习进入探索的领域。总之,在学习中多层面思考和多方位透视,也就是一种探索。
5.已知和未知:显然,在科学后面留下的都是已知,科学面对的始终是未知。已知是供学习,未知需要探索。在现代,老讲已知的问题肯定很难讲,因为如果不能独出心裁就要老生常谈。所以,讲已知的问题其实不如探讨未知的问题。但事实上,多数人讲的都是已知的问题,也喜欢了解已知的问题,只有少数人才去碰人类未知的问题。当然,探索人类的未知涉及各种条件,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机会和条件。甚至在近50年多来,真正对人类的文明做出创新性贡献的科学家,在整个人类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小的。
20世纪的科学对许多重大问题尚未找到答案,21世纪的科学也未必都能找到,甚至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显然,未知也只是已知的未知,因为人类已经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些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比如说,你能知道公元3000年科学的前沿问题吗?你能知道100年后中国历史教科书里的思考题吗?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已知的未知已是已知,不知的未知才是未知。对它们,我们只能简单地说“我不知道”,或者说“它们是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的东西”。看来想不通过探索来说明未知的东西,结果是努力的越多,收获的越少。或者说,对于未知,离开了探索,你越想说明它,就越不能说清它。这也算一条“未知说不清”定律吧。只有通过科学探索,发现了未知,才可能摆脱这一定律;探索已知的未知,便可能获得发现,把未知变为已知或者发现新的未知。
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