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高飞:增长是否有极限?——《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是否有极限?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法学院 高飞
引言:
“正如公元前6000年的农民无法预见到今天爱荷华州的谷物和大豆种植量或公元1800年时英国煤矿的矿工无法想象今天的丰田汽车生产线一样,今天的任何人也无法描述世界从一场可持续革命起会怎样向前演进。像其他伟大革命一样,即将到来的可持续革命也将改变地球的面貌,改变人类个性、制度和文化的基础。像此前的革命一样,它将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全部展开——尽管它今天已经开始了”。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四位年轻科学家针对人类困境进行研究从而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因地球本身资源的有限性与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
《增长的极限》在二战后的经济复苏中问世。该书中的增长极限理论以动力学为基础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研究世界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变动与联系。
书中的观点认为:这五种增长因素的各自变动都是在一个反馈环路中发生的。反馈环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的反馈环路,另一种是负的反馈环路。正的环路包含着促使这些因素增加的各种变量,负的环路则包含着抵消的力量。这些力量控制着这些因素的增长并使其处于某种稳定状态之中。这五种增长因素的共同特点是指数增长。这些因素不仅在其反馈环路中变动着,而且它们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他们通过连锁的反馈环路,把有关五种增长因素的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综合在一起,并给予每种因果关系以量的测定,从而建立他们的世界模型。在《增长的极限》中提出了五个基本问题:即人口爆炸、粮食生产的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工业化及环境污染。报告认为这些问题都是遵循着指数增长的模式发展的。而按照人类目前的发展而言,将会达到发展的极限
在书中,通过研究他们得出以下结论:
1、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70年代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候达到极限。
2、改变这些增长趋势,确立一种可以长期保持的生态稳定和经济稳定的条件,是可能的。全球均衡的状态可能计划做到,使得世界上每个人的基本物质需求的到满足,以及每个人有同等机会发挥他个人的人类潜力。
3、如果世界上的人决定努力争取第二种结果,那么,愈早开始努力,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与之相类似的,美国系统科学家欧文·拉兹洛在《巨变》中也曾提出,今天西方唯物主义机械论(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最终将毁灭人类。虽然两者思考的角度不同,但其结论还是应带给我们深深思考。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健康、教育,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方面的益处,但这些益处的获得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物的排放,资源的开发与浪费等等,使我们不得不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资源、能源短缺 等。因此,面对增长的极限,科技的作用希望是能进一步发现人类未来的潜力。
同时,在认识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后,是否更应该思考一下关于人类社会精神层面的发展呢?科学对于我们的精神层面,到底是否又存在一个“增长的极限”呢?
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变得越来越符号化,同时,这种符号化也深深反映到了我们的精神层面当中。在社会生活中,很多有形与无形的东西都慢慢被量化从而使其能进一步转化为符号化的存在。
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了以各种头衔也证书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忽略了真实能力的存在,那人们是在追求符号化的结果还是自身价值真正实现的结果呢?如果其发展像书中描写道的那样越来越严重,是否会在精神层面也存在一个增长的极限?而以此,能解释当代社会在精神层面与曾经辉煌时期相比更为缓慢的现象吗?而在此过程中,科技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结合书中的模型,极限出现是因为不合理的发展模式,但如果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转变其模式,并且考虑进去科技的因素,社会的发展还是不会存在一个明确的极限的,就算存在,也不应当是书中描述的因资源枯竭而引起的。但人类对于社会的发展总是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的,因为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但其无限只是我们所认为的“无限”,但如果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存在一个极限呢?
所以,我认为对于社会发展是否有极限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人的精神的发展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如果人的精神真的是无限的,那么反映到社会发展的先生物质世界当中也应是有无限的可能的存在。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往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这是这种进步而产生优胜劣汰。进一步再说,也正是因为生存中的优胜劣汰必然会有人的本性而激发继续发展的动力。而想象力与创造力则是这种动力的重要部分。而在此过程中,科技的不断进步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进一步激发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突破人类所谓增长的极限。
因此,我认为人类社会的增长是没有极限的,但肯定会存在一些发展缓慢的阶段。但人的精神上的无限可能性还是会继续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增长的极限》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2、《巨变》 中信出版社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