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人大科哲 >> 人大科哲 >> 教学与招生 >> 学位论文 >> 正文
2002-叶向东-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的未来
  作者:人大科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5    
】【】【

叶向东   博士

指导教师: 刘大椿

提交日期: 2002

 

关键词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中国农业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创新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当前,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设施农业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全球解决人口增加、食物短缺、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带来了希望。

对有近九亿农民、十三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问题。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将受到资源、市场和技术的三重制约。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效益低、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传统的技术体系已经难以支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面临新的形势,要解决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因此,对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对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相关的重大问题,如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农业国际化等,运用理论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国际比较研究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运用国际比较方法,结合美国、荷兰、丹麦等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技术路线、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及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在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世界农业主要呈现出农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领域极大扩展、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日益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及农民的知识化等六大趋势。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内涵。目前,关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讨论己日趋热烈,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对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基本内涵尚未达成共识。作者首先对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进行了简要回顾和考察,对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增长源泉、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及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分析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基本内涵,提出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首先应当理解为农业科技范式的整体性变革的观点。认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基本范式, 以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为目标模式,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或产业群大规模地进入农业和农村,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环境、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与投入利用率和农业效益为基本特征,以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主要推动力,以超常速度改变传统农业观念、农业面貌及提高农产品的量与质为基本标志的飞跃式技术革命。最后,对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六个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中国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第二章在对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及关系、传统集约农业和现代集约农业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模式问题。研究表明,新的农业科技范式的实质是要将农业的可持续性技术和集约经营性技术有机结合、协同集成起来,构建集约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体系,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模式是要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本章还对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动力及技术体系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在建设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技术体系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单项技术的突破与综合集成、农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以及“以人为本”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研究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问题。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总是在一定的科技体制下进行的,不能不受到特定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已成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分析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农业科技体制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中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对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初步考察,就如何构建中国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认为新的科技体制必须在政府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体系、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工作运行机制、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政策和法规体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体系及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体制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和创新,通过农业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四章着重探讨在推进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过程中,如何选择高新技术战略、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的问题。在分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和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就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及产业化方面,根据我国国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基础和优势,在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基础研究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转基因动植物品种的培育与产业化及发展农业生物制品、培育农业生物制品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技术产业和蓝色农业技术产业,促进“二维结构”的传统农业向“三维结构”的转变,形成绿色植物农业、白色工厂农业、蓝色海洋农业相互交融,多相并存的“三色”农业格局。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应重点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建立能够提供政策、市场信息、资源、技术、生活常识等综合信息的网络体系,促进信息共享,加速农业信息化;研究开发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和农业专家系统,为政府决策、市场开发、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加强卫星、遥感等领域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速改造传统农业。最后,对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园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第五章在系统分析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基本现状基础上,对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与市场需求不适应、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低、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不稳、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作用薄弱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和障碍。运用国际比较方法,对独具特色、运转高效的丹麦农业咨询服务体系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具有借鉴意义的若干启示。就构建我国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了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和农民组织在农业咨询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既要做好技术推广服务也要把为农民提供理财和经营管理服务作为重要服务内容、把大力发展农业咨询服务业作为我国“十五”期间发展服务业的首要任务及按照“三位一体”原则理顺科研、教育与推广的关系等观点和对策建议。

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与农业集约规模经营密切相关的农地制度改革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的组织创新问题。在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效应、经营规模的合理区间及经营规模对农业信息市场发育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农地制度存在农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各项权能界定不清,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低,缺乏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缺乏农业保护机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与障碍。在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的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农地制度的创新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打破二元户籍制度;在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基础上,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对策建议。关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问题,在分析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特点与作用,以及运用国际比较方法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欧盟国家特别是在法国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就完善和发展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重点研究了与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关于生产力的基本观点,研究分析了农民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提出了农民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主体,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关键是农民的“知识化”的观点。认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最重要的是进一步解放农业劳动者即农民,大力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努力造就世界一流农民。

运用现代人才资源开发理论,重点研究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问题;二是如何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表明,必须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目标,加快农村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步伐。在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成因、主要类型及国内外有关人口流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构调整转移模式”的框架思路和基本途径。其基本观点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剩余”或存在“生产率等于零”,而在于农民对脱贫致富的强烈追求,在于农民对进城能致富的高度期望值。凡是能使农民脱贫致富的模式和办法,都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模式和办法。而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新阶段,使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好模式和办法,就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和发展优势产品,调整、提高农村乡镇企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同时,要面向农民调整农业教育结构,努力造就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需要的新一代农民。通过调整结构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格局。结构调整转移模式与其他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把剩余劳动力问题当作消极因素,而是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日益知识化带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趋势,把农业剩余劳动力看作是可以积极开发的宝贵农村人力资源。

第八章着重研究探讨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背景中的中国农业国际化问题。运用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论证了开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的观点。在对农业国际化的内涵、基本特征、中国农业国际化的比较优势和主要障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探讨了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国际化的对策。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加入WTO之后的中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发展机遇,必须抓紧制定和实施中国农业国际化战略:一是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包括农业贸易发展战略必须从过去的以发展"进口替代品"(或国内生产保护)为主的战略尽快向出口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战略转移,以及政府对农业生产干预必须从过去以对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调控为主的发展战略全面地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方向转移;二是培育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建立强大的农业组织体系;三是建立和发展行业协会,形成国际化产业组织;四是构建高效率的研发创新体系;五是改革有关贸易、金融、行政管理体制,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创造良好体制环境。  

本章还对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运用国际比较方法,以美国为例分析了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强的同时,农业保护不仅没有被取消,反而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保护应当在符合国际经济规范的前提下,探索新的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的合理的有效保护措施,特别是要充分利用WTO规则,建立一整套具有长期效应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农业保护体系。从“绿盒”政策清单来看,与我们确立的中国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模式 建设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绿盒”政策的实施,不仅不限制和阻碍中国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而且有利于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文中就如何充分利用“绿盒”政策保护中国农业、在开放中加快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建设进程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具体对策建议。

 

     

 

 

 

第一章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历史发展与基本内涵

 

一、世界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考察

 

三、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基本内涵

 

四、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章  目标模式: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一、农业可持续性的多维目标特征

 

二、传统农业与现代集约农业特征的比较分析

 

三、可持续性和集约经营的有机结合: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第三章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

 

一、体制创新与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国际经验比较研究:对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初步考察

 

三、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制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模式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三、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示范作用:现状和对策建议

 

第五章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

 

一、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基本现状

 

二、国际经验比较研究:丹麦农业咨询服务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三、构建我国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农村经济制度创新

 

一、突破规模经营瓶颈:加快农地制度改革步伐

 

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的组织创新

 

第七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农民的主体地位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二、 国际经验比较研究:

 

     荷兰、日、韩三国的“农业知识网络”

 

三、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具体途径

 

第八章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背景中的中国农业国际化

 

一、理论分析:开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二、现状分析:比较优势及主要障碍

 

三、在开放中求发展: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国际化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17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大科哲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