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学界交流 >> 著作出版 >> 正文
科学哲学基本著作:奥利卡、舍格斯特尔编《超越科学大战》
  作者:人大科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2    
】【】【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超越科学大战》,于2006年正式出版。

科学大战不应该被看成是科学家和研究科学的学者之间的对立,它没有解决如何使科学合理性和公众讨论统一起来的问题。科学需要公众的开放的讨论,同样需要对科学和社会以及社会需要的关系的重新评估。
   
如何在中西学术界这个极其开阔的视野中定位如火如茶的科学大战”?本书着力于通过透视这场学术论争,来诠释科学卫士和后现代建构主义者、相对主义者的对立及超越。通过多种视角——历史的、社会学的、哲学的、科学的、心理学的——将作为社会现象的科学情境化,并对争论做出重要的划界。本书结论和传统上对科学大战的理解自然也大相径庭——作者传达了这样的观点,即科学大战不应该被理解为两种文化的冲突,而应该被理解为科学与人文更进一步融合的一个转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和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敌人还是盟友? 奥利卡·舍格斯特尔

一、科学大战的语境
二、建构主义者的批评
三、1994——恐怖年及其之后
四、建构主义者的立场为何会困扰科学家
五、谁具有批评科学的权力?科学大战中一个隐藏的问题
六、艾伦·索卡尔诈文的意图
七、谁拥有科学史?索卡尔诈文的后果
八、科学大战的延续:对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的围攻
九、本书的计划
十、找回科学家

第二章 当前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中的反科学 亨利·鲍尔
一、当前的发展

二、在STS中真的存在和科学的对抗吗?
(
)反科学情绪的事实

(
)透视反科学的情绪
(
)对科学的不理解
(
)虚伪:和实践相对立的空谈
三、STS的目的
(
)STS是如何形成的?
(
)我对当前的STS在知识上的不满

(
)学科尴尬
四、在什么情况下STS很可能繁荣?

第三章 在科学社会学发展中的某些模式和过程——科学社会学60年纪念笔记 贝纳德·巴伯
一、书写科学的社会研究史

二、一般社会体系理论的应用
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反应
四、缺乏体系的理论的影响
五、别理睬理论:一个显著的经验事实的重要性
六、新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七、强纲领的弱点
八、社会学专业的学术交流
九、跨学科的学术交流
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十一、简要的结论

第四章 反反科学:一种寻找解释的现象
第一部分 对目前反科学主张的剖析 奥利卡·舍格斯特尔
一、认真对待科学卫士
二、各种反科学
三、科学家可能反科学吗?科学大战和当前天性教化的争论间的联系

四、卡尔·波普对英国科学预算的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一个论题

第五章 反反科学:一种寻找解释的现象
第二部分 关于科学的社会角色的冲突 奥利卡·舍格斯特尔
一、关于科学的文化意义的争论
二、作为启发工具的反科学
三、科学客观性的政治意义

四、科学大战中迷失的理性

第六章 20世纪的科学图景 沃勒瑞·卡拉柯夫
一、变化中的看待科学的观点
二、科学:无止尽的前沿
三、科学:直接的生产力
四、科学学
五、化学:机遇地带
六、科学:一种危险的权力
七、大科学的结束
八、重新界定科学

第七章 后学术科学——以系统和规范建构的知识 约翰·齐曼
一、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科学
二、学术科学
三、科学气质的要素
四、制度化的科学精神的气质
五、知识生产的新模式
六、网络化知识的特征
七、地域语境中的解题
八、利益和知识的融合
九、谁设置了这个问题?
十、什么被认为是优点
?
十一、从专业知识到专业技术

十二、流浪艺人在哪里领取他们的薪水?
十三、后工业科学

十四、后现代知识
十五、模式2的认识论特征
十六、什么为客观性定价?
十七、结束语


第八章 客观性的社会理论 斯迪芬·弗尤兹
一、客观性的多重含义
二、作为一种修辞的客观性
三、作为权力的客观性
四、这种立场的矛盾性
五、批判理论的某些经验困难
六、客观性和社会状态
七、对新的客观性的某些建议
八、作为中介的客观性
九、客观性的伴随效应
十、信任
十一、某些可能的客观性
十二、结论

第九章 观望镜下的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一种知识的进路 史蒂夫·弗勒
一、科学大战:一场即将发生的冲突
二、科学大战的历史背景
三、STS学界左派的转变(以及我向STS的转变)
四、英国战场

五、索卡尔诈文
六、本该如何?现在又该如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17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