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莱大学哲学教授,苏黎世联邦科技学院科学哲学教授费耶阿本德著,伯特·特波斯特拉编,戴建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的哲学》,于2007年正式出版。
费耶阿本德的核心论点是“每一个文化都潜在的是所有文化”。其含义是:每一个文化特质都拥有一种模糊性,使得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修正。他认为,有些哲学家沉迷于从所有情境中抽象出严格的“真正意义”并使之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妨碍了人们去面对存在的丰富性及其生活意义。费耶阿本德激烈批评了这样一种论点:从丰富的、多样化的世界中抽象出的本质特征要更加接近于真理。费耶阿本德并不否认这样的抽象有其用处,但他认为人们过高地强调了它的作用,以至于忽略了具体内容的重要性。在试图认识森林的时候,我们却漠视了具体的一棵棵的树木。可我们总是否定这种丰富性,并接受一个贫瘠的、高度抽象的图景。
目录
自序
序言与致谢
编者手记
第一部分未完成的手稿
导言
第一章阿基里斯的激情推想
第二章克塞诺芬
第三章巴门尼德与存在的逻辑
插曲 论解释的模糊性
第四章布鲁内莱斯基与透视法的发明
第二部分与手稿主题有关的文章
1实在论与知识的历史性
2与其他世界观相比科学的世界观享有特殊地位吗?
3量子理论和我们的世界观
4实在论
5对实在论的历史评价
6实在是什么?
7亚里士多德
8作为自然产品的艺术与作为艺术作品的自然
9伦理作为科学真理的一个标准
10普遍性为独裁者和中介
11思想家与生活事实
12关于哲学的呼吁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