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教研室 >> 科哲复印资料 >> 正文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22年上半年目录
  作者:pst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0-17    
】【】【

 

2022年第1

 

1.  心智的生命观:从实用主义到预测心智(李恒威)

2.  对布洛克多重意识理论的批判与语境重构(魏屹东/孔佳仪)

3.  论技术诠释学的文本转向(吴国林)

4.  脑机接口与身体革命(肖峰)

5.  机器人道德决策进路与模型研究(刘鸿宇)

6.  我们何以恐惧人工智能——从感性学到政治哲学的诊断(冯庆)

7.  前沿生物技术领域安全风险治理的历史经验和重要启示(李建军)

8.  论技术生成的制度逻辑(李三虎)

 

 

2022年第2

 

1.  辩护客观性的两种策略——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看(黄翔)

2.  科学建模中虚构表征的内涵及意义(郭贵春/李欢)

3.  自由能原理与生命-心智连续性(王姝彦/郭一裕)

4.  生物学哲学为当代科学哲学贡献了什么?(李建会)

5.  与博弈何干?——再议演化博弈论(刘闯)

6.  生态系统控制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合理性分析(赵绪涛/肖显静)

7.  从技术控制的工具论到存在论视域的转变——析科林格里奇困境及其解答路径问题(贾向桐/胡杨)

8.  论资本意志对信息技术意向性的渗透(付晶/李海峰)

9.  20世纪初美国的中西医论争 (张大庆)

 

 

2022年第3

 

1.  新系统哲学:多元与地方性系统观念及其意义(吴彤/于金龙)

2.  心脑隐喻的系谱学研究(尤洋)

3.  定域因果性与生物学的根基(袁建新)

4.  文明危机与第二开端的哲学(刘啸霆)

5.  从空间性看人机系统的整体性意义(陈昌霞/孔燕)

6.  有关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三种意见(王小伟)

7.  人工智能:工具或主体?——兼论人工智能奇点(程承坪)

8.  人工智能之意识的因果耦合机制研究(樊岳红)

9.  从实践语境理解技术治理(程海东/陈凡)

10. 风险治理制度范式的起源与变迁:科学与政治的共生论视角(黄晓伟)

 

 

2022年第4

 

1.  科学与哲学在哪里相遇?——从量子理论的发展史来看(成素梅)

2.  范式革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源头创新的必由之路(钟义信)

3.  人工智能如何“说人话”?——对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哲学反思(徐英瑾/陈萌)

4.  技术哲学经验主义转向中“技术情境”的实践意涵(李平)

5.  哈贝马斯对自由优生学的批判及其局限(朱彦明)

6.  协商人工智能社会的未来(潘天群)

7.  工程风险的公众群体认知偏差生成与纠正研究(王耀东)

8.  古代中國科技爲何未走機械論路徑?—— “李約瑟難題”新解(劉耘華)

 

 

2022年第5

 

1.  信息及其基本特性的当代开显(王天恩)

2.  弗朗西斯·培根科学实验思想的哲学基础探析——从“果”的实验到“光”的实验,再到“激发自然”的实验(肖显静)

3.  拟像抑或真实:数字主体的身份确认(徐强)

4.  脑机接口的延展认知解释争议与表征机制(叶斌/刘畅)

5.  创造力的计算建模、机器实现及其认知哲学意义(高新民)

6.  人工智能“高阶自动化”的主体可能性——兼论人工智能奇点论的存在论追问(涂良川/乔良)

7.  元宇宙:人类存在状况的最新征候(沈湘平)

8.  斯蒂格勒“实时”概念的逻辑前提与本体论后果(徐志宏)

 

 

2022年第6

 

1.  适应性表征主义:一种新唯物主义——兼论海里根的元表征(魏屹东)

2.  皮尔士论知识的基础及其对当代知识论的启示(周靖)

3.  结构实在论视域下信息和物质的同一(王伟长)

4.  个体的创生(吉尔伯特·西蒙顿)

5.  论纽拉特的技治主义思想(刘永谋)

6.  论全球气候变暖中的技术影响:临界过程及临界风险防控(林慧岳/李云飞)

7.  “速度圈”的浮现及哲学意蕴——维希留与社会空间理论最新进展(卓承芳)

8.  全球技术史视野下的火器革命与文明动力机制(叶成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22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