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人大科哲 >> 人大科哲 >> 教学与招生 >> 学位论文 >> 正文
2004-陆秀红-新信息文化论
  作者:人大科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5    
】【】【

陆秀红    博士

指导教师:刘大椿

提交日期:2004

 

    

 

关于信息文化,学界有三种研究的视野:一是宏观的视野,认为信息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信息文化的形成源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是信息技术带来了革命,产生了信息文化。二是中观的视野,认为信息文化就是对应于信息社会的文化形态。如同农业社会的文化是农业文化,工业社会的文化是工业文化那样,信息社会的文化也可以相应地称为信息文化。三是微观的视野,认为信息文化就是电脑空间文化或者电子信息文化,如计算机文化、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等。

本文沿用宏观的视野来理解信息文化,主张信息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发展经历了原始信息文化、古代信息文化、近代信息文化等历史进程,目前正经历着“新信息文化”的阶段。信息文化的支撑点不是文字,不是宗教,不是建筑或艺术,也不是理念或道德,而主要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的变革都引发信息文化的变迁。至今,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应用和微电子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等,信息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迁。麦克卢汉曾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但在新信息革命之后,人类开始使用电脑、网络与无线通信系统处理和传送数字化信息,超越了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传播时期。卡斯特将这种变迁归为三个阶段:古腾堡星系时期、麦克卢汉星系时期和互联网星系时期。其中古腾堡星系本质上是由印刷术心智和表音字母秩序所形成的沟通系统。麦克卢汉星系是以电视与广播为代表的电子传媒系统,代表了与印刷术心智之间的历史性断裂。而互联网星系则是对以往两种星系沟通形式的整合,在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这种新的沟通塑造了新的文化,这正是我所着力探讨的新信息文化。

基于新信息技术做出“新信息文化”的论断预设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信息与文化具有某种同质性,正是基于这种同质性,处理信息的信息技术才可能影响并建构新的文化。怀特将文化归结为象征符号的使用,卡西尔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即符号化,人创造并使用符号表现人类特有的经验与思想。符号即信息,因此,文化是一个不断生成的符号信息系统,这就是信息与文化的同质性。同时,文化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有多层次的内涵。让·拉特利尔认为一个共同体的文化是它的表达系统、规范系统、表现系统和行为系统的总和。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对这些子系统的影响来实现的。从整体上看,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对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程度,决定文化的模式,催生新的文化形态。新信息文化的形成正是如此。

如何解读新信息文化,不同的理论与学派有不同的研究传统。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会理论研究的传统是将信息文化作为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内容来研究。媒介理论的研究有三个向度:一是研究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对受众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二是研究媒介本身,著名的代表是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三是在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关系中考察大众传媒,以文化社会学的角度透视大众传播。以霍克海默、本雅明、阿多诺等为代表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将工业化印刷与电子大众文化的研究与人本身的发展相结合;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哈桑、杰姆逊等十分关注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整体化趋势和去中心化、分散化、碎片化、多元化的趋势,与新信息技术的使用息息相关。

在回顾信息文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信息文化”的概念,并从物化基础、运行方式、精神气质和主体特征四个维度来揭示新信息文化的特征,试图全面地把握新信息文化。

第二章论述新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提出新信息技术至少在三个维度上重构了新信息文化的物质基础:

一是以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重构新文化平台,人类文化从此在两个平台上演绎:一个是自然空间的文化平台,另一个是虚拟空间的文化平台。人类在越来越多的界面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机器—三种交互的感觉世界中体验并创造新的文化,构成了虚实交融的文化景观。

二是建构了无时间与空间概念的文化新时空。梅罗维茨曾提出,电子传播媒介引起的时空变化之一就是打破了物质场所/自然场所和社会场所之间的联结,造成了两者的分离。而新信息技术则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无时间之时间”和“流动空间”成为新文化时空的表征。新信息时代的时间表现为即时性、普遍化、压缩化、时间界限的模糊化和结构的弹性化;空间表现为空间界限的消解与空间的流动性、压缩性、碎片化以及空间实质的虚拟化等。吉登斯认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导致现代社会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而且使空间和场所相分离,“在场”的东西越来越为在时间—空间意义上“缺场”的东西所取代。

三是整合了传统的媒介并形成新的媒介文化。媒介即文化,历史上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出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在新信息时代,网络作为新一代的媒体,整合了旧传媒的许多元素,成为第四大传媒。网络文化的特点在于: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信息资源的可重组性,信息受众的多层化,思想文化的多元性,沟通行为的交互性和精神体验的虚拟性等。博客是网络的最新应用,它借助博客工具在博客网站上自由地实时地发表言论与作品。博客的出现是媒体源代码的开放,形成了一种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力量。在网络之后,随着无线移动通讯的发展,又形成了第五媒体文化-手机文化,表现在:一是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短信文化;二是带动了以短信息和手机游戏为内容的拇指经济的发展;三是作为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的新工具,手机推进了新社会关系的形成。首先是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了短信息交往,形成了新型的短信关系。其次,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短信息交往因其简捷明快易于删除而具有很强的游戏性,是形式主义的新游戏。最后,手机的使用方式实质上代表着一种文化上的新符号运动,具有很强的符号蕴含。

第三章论述新信息文化的运行方式,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符号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表现为空间的符号化、物质资源的符号化、物质行为的符号化和社会交往的符号化。

二是在线化。“在线”以超文本与超链接的方式来组织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信息重组能力,对信息的获取没有止境;在线是一个信息共享的空间,只要输入一个访问码,任何人都可以获取信息;在线的世界是一个交互的世界,交互式技术的实现终结了传统媒介精英式的独白;在线是对在场的超越,它使人类与风云的世界近在咫尺;在线建构了赛博空间,从而拓展了人们交往的空间。总之,在线既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在线与在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是虚拟化。比特虚拟一切,网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取信息方面的变革,更重要的在于它对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建构了一个真实的虚拟的世界。在传统媒介的世界里,笛卡尔式的二元化结构是明确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始终以明晰的界限而存在,而在赛博空间,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模糊了。虚拟是对现实的克隆与仿真,甚至强调“替代”现实,如虚拟场所对真实场所的替代,虚拟货币对真实货币的替代,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的替代等。网恋是虚拟情感的表现,它使关于爱情婚姻的古老标准遭受全面消解,令爱情的消费性、游戏性、技术性特征日益彰显,在身份虚拟与道德缺场的条件下,网络甚至成为人们展开情感禁忌之旅的方式。虚拟改变了人类2500年的“现实化”的历史。

第四章论述新信息文化的精神气质。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相应的精神气质。在信息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媒介的每一次革命,都引发新的精神变革。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僧侣对知识、教会对宗教思想的垄断,对宗教改革、科学复兴和知识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诞生带来了新的精神安慰:怡情与慰藉、娱乐与宣泄、价值的认同和意识形态的渗透等。以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为主体的大众文化传播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类生存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和文化世界,造成了与传统生活环境不同的第二现实,因而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它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认知系统,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方式,改变了价值意识建构的内容,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关于大众传媒对精神的影响,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和麦克卢汉都有独到的研究。近年来,对大众媒介文化批判的呼声越来越高,认为造成了以下消极的后果:灵韵的消失、同质化与个性的消解、感觉的麻木、理性的迷失与思想的贫乏等。

新信息文化的基本气质可归结为:自由、开放、多元化、娱乐与激情和游戏心情等。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放源代码运动代表着信息社会的精神追求,在由新技术支撑的精神状态里,人们似乎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解放。新信息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既是多元的,又是发展的;既是现实的,又保持着对现实的超越性追求,体现了三个层面的超越:一是虚拟情感对现实关系的超越、公共精神对私人精神空间的超越、博客精神与个体理性的现实性超越等。

第五章论述新信息文化的主体特征。

信息文化的特点决定着主体的构成。印刷作品由字母与符号组成,理解它需要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获得它需要地位与财力,因而是精英的文化;而电子媒介的信息是对原信息的模仿、复制与再现,图像信息更易于为人所理解、接受与记忆,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

网络文化主体的特征可归结为:虚拟主体与真实主体的融合、区域性主体与全球化主体的融合、身体的缺场与心灵的在场、多极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扩张。对网际身份的正确解读是认识网络文化主体的需要,网际身份是主体对身份的电子文本化的虚拟,它是一种主观自然,由主体创造和自我建构,体现了主体的兴趣和价值取向。

新信息文化主体的发展是大众的狂欢与精英的终结。在全球化的信息空间,大众面对的是缤纷的世界、表达的自由、游戏的疯狂和禁忌的快乐!传统的大众文化是独白式的传播,大众是被动的“受众”。而新信息文化的主体却拥有表达的自由、选择的自由与精神的自由,是真正的“授众”。数字化为人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人们获得了新的主体性。

新信息技术造就了新信息文化,获得了新的精神体验和主体解放,但新信息技术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符号的异化、身份的碎片化、自我的分裂;信息崇拜、机器依赖症、电子足迹与个人隐私的危机;信息空间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信息交往的困境、信息鸿沟的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无不需要选择的智慧。因此,应对新技术、新文化,需要新思维!

 

  

引  言

一、缘 起

二、研究的学术背景

三、理论建构的思路

四、本论题的意义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信息文化的历史回顾

一、理解信息

(一)关于信息的研究综述

(二)信息的形态与特征

(三)信息与传播

二、信息技术与文化

(一)信息技术的历程

(二)作为信息系统的文化

(三)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三、信息文化的变迁

(一)信息文化的概念辨析

(二)信息革命与信息文化的变迁

(三)信息文化的研究向度

第二章 新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

一、新信息技术对文化平台的重构

(一)以网络重构社会文化

(二)数字化革命

(三)信息化的推进

二、新信息技术建构文化新时空

(一)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建构

(二)信息技术与时空的嬗变

(三)新信息文化时空

三、媒介整合与新媒介文化

(一) 媒介即文化

(二)媒介的整合

(三)第四媒体文化—网络文化

(四)第五媒体文化—手机文化

第三章 新信息文化的运行方式

一、符号化

(一)信息技术与符号化

(二)视觉符号与话语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向

(三)数字化技术对符号化的革命

二、在线化

(一)在线的现象学

(二)在线的特点

(三)在线与交互

(四)在线与在世

三、虚拟化

(一)虚拟化与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

(二)网恋隐喻与虚拟情感

(三)虚拟与真实

四、新技术秩序与制度安排

(一)新技术秩序

(二)新问题

(三)制度安排

第四章 新信息文化的精神气质

一、媒介革命与精神变革

(一)印刷媒介与思想文化的变革

(二)电子媒介:精神的新家

(三)大众传媒价值建构的批判与反思

二、新信息文化的基本气质

(一)自 由

(二)开 放

(三)多元化

(四)娱乐与激情

(五)游戏心情

三、新信息文化的精神性超越

(一)虚拟情感对现实关系的超越

(二)公共精神对私人精神空间的超越

(三)博客精神与个体理性的现实性超越

第五章 新信息文化的主体特征

一、信息文化主体的历史性考察

(一)媒介、知识与权力

(二)大众化:从印刷到电子文化的主体

(三)精英与大众的历史分层

二、网络文化的主体

(一)网络文化主体的构成

(二)网际身份的解读

(三)网络文化主体的特征

三、新信息文化主体的境遇

(一)主体的新信息环境

(二)大众的狂欢

(三)主体性的朝霞

结语: 新技术•新文化•新思维

参考文献

后 记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17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大科哲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