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人大科哲 >> 人大科哲 >> 教学与招生 >> 学位论文 >> 正文
1998-何曼青-现代企业发展的文化支持
  作者:人大科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5    
】【】【

何曼青    博士

指导教师:刘大椿

提交日期:1998

          

现代企业发展的文化支持

 

 

 

    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横看各国和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经济和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的构成要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体现。企业,作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正是人类经济和文化交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典范。

    就企业而言,它既包括以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等为主的物质要素,也包括以经济战略、经营管理理念、价值观、科技信息、审美素养等为主的文化要素。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间相互交错渗透、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企业经济活动。企业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就是一个从以物质要素为主导,逐渐向以文化要素为主导的发展过程。对文化要素的追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它不是对物质要素的否定,而是在对其肯定基础上的张扬和发展。当物质要素的组合方式所蕴涵的生产潜能发挥到一定临界值时,生产力的发展就更多地依赖于蕴涵巨大生产潜能的文化要素了。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智能化、人类生活不断上品位,文化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广泛,文化因素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既表现为动力、资源,又体现为一种推进器和润滑剂,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隐在的、深层的推动力。发达国家的经济部门、企业或公司,常不惜工本大力加强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它们深知文化之长远效应、竞争力和后劲,懂得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一方面,经济与文化相互依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文化与经济不协调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文化发展的滞后所造成的种种障碍,使市场经济在深层运作中缺乏内在的文化品质,给社会的全面繁荣带来制约。如何抓住机遇,从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现实出发,提高企业的现代文化素质、优化产业结构,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命运、关系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前途的大事。

    本文试图突破以往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技术的层面来研究企业的传统思路,而从视野更广阔的文化哲学的角度,用动态和系统的观点,来审视企业的发展过程,考察企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透析现代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上篇  企业发展的文化取向透析

 

    广义的文化意指人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制度和观念或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等层次和形态,综合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狭义的文化则指人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性的成果,如知识、信仰、哲学、法律、道德、艺术、风俗习惯等组成的观念形态。它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本文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这种观念形态的文化,但有时也涉及广义的文化。

    从文化的或经济的发生学角度来看,经济与文化,本来并不具有一方优于另一方的性质,同时也不存在为了追求一方就必须牺牲另一方的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当人作为自然界本身一部分而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开始亲自生产人所需要的消费品时才开始产生的。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这是文化,同时也是经济。因此,从文化人类学意义上来说,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同时也都是文化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和经济成为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共同体,一种共生态,从而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

    不过,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文化与经济都很落后,劳动过程单一,谁感到需求某些物品就亲自去生产,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以自给自足为经营方式的家庭作坊。随着社会文化与经济的进步,开始出现剩余产品,一旦生产出的物品超过自己的需求并拿出去与第三者交换或变卖出去,这时便出现满足外部需求的现象,也就必然出现劳动分工,而当劳动分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即一个生产者制造的物品主要或完全是第三者所需要的,或者就是受第三者委托而制造的,生产者自己很少或根本不需要,这时便出现了那种为满足外部需求并通过销售自己的产品而获利的生产形式--企业。然而,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西方各国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后,作为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才得以大规模产生和蓬勃发展。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日益社会化,企业的形态日益多样化,企业的功能日趋综合全面,企业的社会地位日益显赫,企业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运动的合力推动着文化和经济--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翼,共同发展。

    企业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人们对如何定义“企业”看法不一,分歧很大,不同学科也由于其研究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现代)企业是集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目标于一体,以不断满足外部需求为己任的、具有自主决策、自我承担风险特点的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

    本文上篇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考察了文化与企业的互动效应;其二是对文化因素凸显于现代企业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深刻的分析。

 

下篇    支持企业发展的现代文化体制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通讯手段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文化这一涵盖社会、涉及人类总体行为的综合性命题,其意义早已超出学术研究的范畴,更多地占据经济领域,渗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构成了世纪末全球范围内独有的“文化热”。在这一背景之下,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现代文化”剖析。“现代文化”是一个时代概念,是相对于“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而言的。但是,这种划分并非仅仅具有时间上的意义,而具有文化性质的区别。因此,“现代文化”是具有自身特殊性质的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和文化发展阶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体制。世界文化状况历来是复杂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它并非仅仅具有一种文化形态,而是多种文化形态并存。例如,在今天世界上,仍散存着某些处于原始采集、渔猎文化的人群和地区,还有一些地区正处于向工业化、信息化迈进的时期,另有一些地区则具有了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业。我这里所说的“现代文化”并不是指目前世界上多种文化并列的现状,而是指目前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先进文化,因为只有这种文化才具有“现代”的特质,成为一种现代世界的主流文化,其他各种文化均处于向这种先进的主流文化过度的“现代化”过程之中。显然,我这里所说的“现代文化”,从性质上讲,指的是工业文化、信息(网络)文化,它是不同于原始采集、渔猎文化和古代农牧业文化的一种新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发展史的现阶段主流文化。

    2、支持企业发展的现代文化体制。就经济领域内的文化现象来说,所谓现代文化体制是指包括科技文化、管理文化和审美文化等的多元体系。

    现代文化作为现代世界的主流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究竟哪些文化要素对企业运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多的争论。我个人认为,对企业发展影响最深刻、最直接的文化要素主要有三种:科技文化、管理文化、审美文化,它们共同构成支持企业发展现代文化体制。概括地说,科技文化主要给企业发展以技术和智力支持;管理文化给企业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有效监控和科学指导;审美文化通过对劳动者整个生命力的开发和完美文化人格的塑造赋予企业活动以更加崇高的色彩,使经济跳跃式地发展。当然,这三种文化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制约,有时甚至难以区分。事实上,这三种文化作用的某些异同只有主次之分,只是为叙述的方面,而将它们分开论述。

    3、现代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双重效应及其克服。必须指出,现代文化既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诸多有利的条件,成为企业进化的助推器;同时,现代文化中的渣滓和病毒如假恶丑卑等也会限制和阻碍企业的进步,成为对象化生产和主体发展的障碍。既定的文化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活动,但作为(企业)能动的主体,人类可以对文化进行评价、选择和改造,高扬其积极的方面,克服其消极的因素,使文化世界连同企业主体都迈向文明进步的新的台阶。社会主义企业向社会输出的不仅是高质量的、丰富完美的产品,而且造就着富有能量和活力、才情个性完美发展的文化新人,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

 

  

引言

上篇  企业发展的文化取向透析

 

第一章  文化与企业互动效应考

    第一节  企业的文化渊源

        一、科技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

        二、新教伦理给企业发展以精神驱动

    第二节  影响企业运作的文化层面

        一、个人倾向与集体倾向

        二、权力差距接受度

        三、不确定性规避

        四、阳刚倾向与娇柔倾向

    第三节  企业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一、企业经济的文化化

        二、文化的产业化势态

第二章  文化因素凸显于现代企业析

    第一节  经济的知识化和国际化呼唤企业文化

        一、知识经济大潮对企业文化的挑战

        二、经济国际化需要跨文化管理

    第二节  对工业文明的反省催生企业文化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厘定

        二、对物质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追求生活品位给企业带来文化压力

        一、消费需求重心由物质向精神转移

        二、工作动机由低级向高级升华

    第四节  企业竞争制胜的文化抉择

        一、文化创牌:企业竞争新视点

        二、工艺设计:创造市场竞争优势的活力源

       

下篇  支持企业发展的现代文化体制

 

第三章  科技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 科技文化推动现代企业发展的机制

        一、革新企业生产要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不断优化

        三、网络带来企业的直接化和信息化

        四、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二节  我国企业科技素质的养成

        一、我国企业科技进步现状及其国际比较

        二、提升我国企业科技素质策略:技术创新

第四章 管理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运筹

    第一节  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管理科学为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现代组织理论指导企业构建有效组织结构

        三、促进管理模式的完善

        四、健全企业发展的社会“软”环境

    第二节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文化

        一、我国企业管理现状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

第五章  审美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激励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功用

        一、提升产品的美学质量和经济价值

        二、促进劳动过程的和谐与宜人化

        三、美化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效益

        四、塑造企业美好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二节 CIS理论与我国企业审美文化的塑造

        一、CIS:全面树立企业形象的审美文化战略

        二、CIS战略在我国导入现状及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三、全面实行CIS战略,塑造我国企业美好形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17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大科哲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