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学界交流 >> 学术信息 >> 正文
人工智能与技术专家制—技术专家制社会正在到来吗?
  作者:pstruc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2-23    
】【】【

 

20241220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当代科技哲学前沿系列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301室如期举行。讲座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兰立山副教授主讲,题目为《人工智能与技术专家制技术专家制社会正在到来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永谋教授主持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永谋教授、博士生白英慧担任评议人。

在讲座中,兰立山副教授首先对技术专家制进行介绍,认为技术专家制的理论传统包含以柏拉图、康帕内拉、培根等为代表的政治学传统,以圣西门、泰勒、库克等为代表的管理学传统,以及以凡勃伦、加尔布雷思等为代表的经济学传统。技术专家制的核心原则为:(1)科学管理,即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来治理社会;(2)专家政治,即由接受了系统的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教育的专家来掌握政治权力。技术专家制的主要内涵为:科技专家按照科学原理、技术原则来维持社会运转的治理体制。其次,他以基廷、詹森、库克、塞特拉等学者的思想为例,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技术专家制的发展。

紧接着,兰立山副教授从“去政治意识形态”“专家政治”“计划经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技术专家制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人工智能与去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他认为,圣西门倡导的“政治科学化”、普特南提出的“社会技术化”等是技术专家制去政治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体现,这一思想强调一切社会问题都是科技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去政治意识形态提供了技术基础,算法治理、算法崇拜是去政治意识形态在智能社会的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与专家政治方面,技术专家制的专家政治思想不仅包括凡勃伦的“技术人员苏维埃”、加尔布雷思的“技术专家阶层”等“专家掌权”思想,还包括以智库为代表的“专家咨询”机制。兰立山副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为专家政治提供了合理性基础,能够提高专家决策的理性程度、客观性。人工智能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技术专家制模式,即算法技术专家制。在人工智能与计划经济方面,圣西门指出的“公众的无知”、凡勃伦提出的“资本家有意的低效”是技术专家制主张计划经济的主要原因,该计划经济指的是作为方法而非作为经济制度的计划经济。由于计划经济面临经济核算的不可行、忽略人类价值的多元性等局限,人工智能能够通过提高计算能力、提供多元化商品等方式推动计划经济的发展。

最后,兰立山副教授对智能社会与技术专家制社会进行分析。他认为,技术专家制的理想社会具体表现为圣西门所强调的“高效运行”、凡勃伦所指出的“物质丰裕”以及罗伯所倡导的“人类自由”等。以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化、精准化为特征的智能社会是技术专家制社会在技术维度上的当代表现,但智能社会在物质维度、自由维度上仍与技术专家制社会存在差距。

      在评议与交流环节中,刘永谋教授认为(1)“人工智能与技术专家制”这一主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与社会主义、科层制相关的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2)该主题与现实密切相关,应进一步在中国语境下开展具体案例讨论;(3)在实践中,与该主题相关的概念、理论会不断变化,应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博士生白英慧提出了“人类专家不仅具备知识上的专业性,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当我们将人工智能作为新的专家时,“专家”一词的内涵是否发生了变化?毕竟,人工智能无法在社会维度上承担责任”的问题。兰立山副教授认为,在理性维度和决策维度,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了人类专家的位置,成为新的专家,关于人工智能在社会责任维度能不能具备专家资格的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此外,在场同学也与兰立山副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十分热烈。(供稿人:白英慧)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24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