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学界交流 >> 学术信息 >> 正文
[241103]“Al创新的冲击、挑战与应对”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pstruc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1-7    
】【】【

 

2024113日,“Al创新的冲击、挑战与应对”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论坛的主题聚焦于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AI技术创新浪潮,立足于科技哲学、科技伦理、科技政策等多元维度,探讨AI技术对社会、经济、伦理和哲学的多重挑战,以及如何有效应对AI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国社科重大项目“现代技术治理理论问题研究”课题组联合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等六十余位专家学者与硕博研究生参加会议。

 

一、论坛开幕

会议在上午8:30准时开幕。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首先发表了开幕辞。他高度认可了会议主旨,认为智能革命将掀起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它将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如何应对AI技术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必须建立在科技哲学的思考上。对此,臧峰宇院长强调了三条原则,包括:坚持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与系统思维的统一,建构AI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AI发展理念。

随后,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刘劲杨教授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他认为,AI革命使人类未来充满了迷雾,本次大会正当其时。高校、智库、政府、社会各类主体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应对AI创新所带来的创新与挑战。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精彩发展。他首先回顾了科技哲学界在本世纪初信息革命的研究所起到的作用,指出科技哲学对信息革命的宣传与反思曾经有力促进了我国科技传播与科技文化发展。因此面对AI革命浪潮,科技哲学界必须坚持继续发挥优良传统,以中国特色科技哲学理论参与AI革命的话语建设。刘大椿教授指出,我国科技哲学开展AI反思必须做到五点:其一,对AI技术发展的现状有真切的了解,不能拒绝利用AI技术;其二,以马克思主义审度科技观看待AI革命,对AI的前景要有开放式的预测,不能简单吹嘘和否定;其三,明白AI的技术要害在哪里,理解AI的技术原理;其四,着重反思AI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社会、人性的关切;其五,对AI的反思立足于中国语境,反思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二、主旨报告

 

论坛主旨报告第一部分由清华大学王巍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以“新文明冲突论”为题开展报告。他敏锐地洞察到,AI革命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第二开端”的标志性事件。以AI技术为代表的未来文明正在与当下文明产生冲突,这使得人类文明正在进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变革时期,两种文明之间的垂直冲突取代了同种文明之间的水平冲突。面对新文明冲突,当代人类活动必须考虑未来,全体人类社会必须推动文明的未来化。

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的报告主旨为“AI时代个体的知识意志:两条腿走路保持平衡”。刘华杰教授认为,人类只能生活在过去到未来的过程之中,可称为“两条腿走路”,因而其关键就是要“保持平衡”。AI虽然已经深刻影响了个体的学习方式与知识生产方式,但其依模型而运作的本性必然需要哲学家深入反思AI“不能做什么”。面对AI冲击,人类必须学会一脚踏在大地,一脚踏在“灵境”,与其被技性科学拖拽着身心俱疲,不如提醒自己应当与快速推进的AI保持适当的距离。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洲教授就“AI与工程:加速时代的‘超’逻辑”展开论述。当代AI创新带来了加速时代,必须客观地揭示今天社会的加速情况,探讨如何应对技术加速带来的社会冲击。人工智能加工的对象是信息、知识、语言,是对脑力的延伸和取代,因而可以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层面引发革命性变革。AI加速最终带来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甚至可能加速社会的分崩离析。对此,必须挖掘人工智能的整合潜力,利用好人工智能解放的潜能,寻找诗意栖居和纯粹生活的可能性。

北京工业大学张风帆教授对如何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重大契机开展了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发展优势独特,潜力巨大,然而其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也不容忽视。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着观念和新技术相对滞后、人才储备不占优势、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人工智能是未来战略威慑力量,必须找准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第一,要完善健康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第二,要重点突破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瓶颈。第三,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转型。第四,加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人才培育,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第五,深入研究伦理、道德、法律、政策等相关问题。

在评论中,王巍教授总结了四位老师的观点,并进行了精彩评析。他认为,四位教授视角宏大,体现了哲学家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同时,AI创新所引发的知识生产范式变革,恰恰说明每位学术工作者不仅要反思AI,也要学会使用AI工具。

 

主旨报告第二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王伯鲁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三种叙事形式,包括(1)科学化叙事:通过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发展AI。(2)科幻化叙事:通过科幻电影、文化形式来建构AI,这往往影响技术的社会接受和公众情感偏向。(3)诗意化叙事:即哲学家对于AI的理性叙事。研究人工智能叙事的目的是构建一种人工智能伦理。科学化叙事可以为伦理问题提供理性支撑,例如关于隐私和安全的判断已经进入法律规范“硬伦理”中。科幻化叙事和诗意化叙事是一种“软伦理”,是对于人类文明的未来前景的想象与反思。最后,杨庆峰教授提出,应当构建一种“契约伦理”应对超级智能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教授聚焦“探寻欺骗性价值对齐的应对逻辑:从‘意图’到‘共生’》”。在AI价值对齐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欺骗性”价值对齐,即技术欺骗人类的场景。虽然AI缺乏人类心理意识,没有欺骗的主观意图,但是算法的数据处理行为可能会产生欺骗性的结果。欺骗行为不能避免,例如图灵测试就要求机器欺骗人类,而且欺骗行为本身也可能产生商业价值。因此,人类应当建构一种“共生”的逻辑: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欺骗性价值对齐与价值对齐的关系;其次,需要从欺骗性价值对齐产生的主体来着手进行解码;最后,需要从更广的视域来探寻欺骗性价值对齐产生与存在的语境,即人-机共生关系。

南京师范大学吴静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更需批判性思维。她认为,当前AI研究领域存在着四对张力:第一,研究vs营销:当前AI发展更多商业性的话术重塑,而不是真正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第二,长期vs当前:长期目标与当下可能性如何连接。第三,概念vs目标:AGI各种概念泛滥,只会影响共识的达成。第四,投入vs效益:AI已经成为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因此,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必须发挥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来澄清人工智能的“思考”迷雾、拟人化概念的误导、意识的还原论难题、意识的复杂性难题、价值对齐难题、人-机对立难题等诸多误区。

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最后发表了有关“智能革命与人类未来”的精彩发言。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回答AI时代人的历史境遇,是人文反思的核心问题。当前人类已经进入AI辅助生存社会,甚至是机器人替代劳动社会,但AI增长极限很快就要到来,有可能导致地球资源消耗殆尽。科技发展使得人类不再借助哲学、宗教看待人,而是从科学上看待人,但是未来AI发展很有可能使人成为“无用之人”,人面临着机器化的危险。最后,AI革命可能带来“文明危崖”,例如AI失控,即使可能性很低,但是也可能导致人类文明彻底灭绝。对此,应该坚持有限技治主义,想方设法控制AI,同时要准备好付出代价。

 

三、会议发言

 

下午会议发言中国人民大学王小伟副教授、滕菲老师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邬晓燕教授报告为“数字治理中的技治主义批判”。数字治理中的技治主义困境包括重技术应用轻治理实践、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重机器判断轻人类决策,其根源在于技术决定论的技术社会观、追求绩效主义的社会进步观、迷信机器决策的智能治理观、数字治理缺乏反思性再治理。最后,邬晓燕教授就有效规制算法运行、推进数字民主、迈向数字善治探讨了数字治理中的技治主义的突破路径。

北京工商大学王东老师的报告聚焦“人工智能世界模型与科学发现新范式”。王东博士指出,利用AI开展科学探索,正在经历从曲线拟合、自动科学发现到世界模型的转变,其层级正在从方法论到认识论到本体论深入。

中国科学院大学赵俊海副教授作“厘清‘科技专家制’概念”报告。他详细梳理了“technocracy”概念在英文中的形成史,在中文中的翻译史。鉴于“technocracy”与科学、技术、制度的紧密联系,他建议将其翻译为“科技专家制”。

首都医科大学李曈老师就“智能时代的身体观”展开阐述。正如技术哲学的“身体转向”所揭示的,赛博格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人机系统正在使现代人超越“固有的”身体,使现代人获得了“真实人物”“融合主体”和“虚拟人物”三种化身。

中央党校兰立山副教授的报告主旨为“人工智能与官僚制: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官僚制的结合,正在形成一种“算法官僚制”,这种新的官僚制体现出高效率、自动化、决策公平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工具理性至上、商业价值入侵权力运行过程等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雷环捷副研究员报告为“元宇宙概念透视与问题探析”。虚拟现实概念与元宇宙关系紧密,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元宇宙概念史的核心基础。对元宇宙概念的思考必须要保持对于虚拟与实在、人与机器、人与自然的准确判断和清醒认知。

首都师范大学樊姗姗老师汇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主体性与共生原则”。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带来了数据孪生、数据透明、数据分化等主体性问题,不断解构着主体的文化属性和情景叙事。技术与人类的共生必须考虑价值、文化、思维等多元共生单元,建构多维共生模式,打造多层共生环境。

北京化工大学李佩老师就“风险社会视域下韧性社区的生成逻辑与全周期结构”开展论述。李佩博士提出了构建韧性社区全周期结构的“社会-过程-技术(S-P-T)”模型,在社区准备阶段、社区应对阶段、社区恢复与发展阶段精准应对风险和灾害,促进韧性社区的生成与发展。

北京建筑大学谭泰成老师探讨了有限技术治理视角下的算法公平治理问题。算法公平的技术、认知和行动表现,实际上体现了算法公平的“难问题”,预示了算法价值对齐的困境。谭泰成博士强调了“技术政治哲学”维度对于算法公平的有限技术治理的重要性。

中国地质大学唐兴华老师聚焦于“深度技术化时代的行动者探析”。唐兴华博士认为,“人类世”本质就是“技术世”,意味着人从“自然人”向“技术人”的转变,自然环境向技术环境的转变,因此在深度技术化时代必须审视“人-技术-自然”的行动者网络。

四、论坛总结与闭幕

 

在聆听了一天的精彩学术汇报后,论坛迎来了总结与闭幕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马建波副教授进行了总结,向与会专家学者、学院以及会务同学的支持表达了感谢。马建波老师认为,人民大学的科技哲学传统历来十分重视反思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因此面对AI浪潮,人大科哲必须成为学术观点交流碰撞的舞台,发挥传统,接续奋斗,勇于担当。

至此,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通过深入探讨AI创新所带来的哲学思考,促进了跨学科的交流与反思。论坛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AI革命所带来的潜在社会影响的理解,更为未来的AI哲学反思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新的研究方向。(供稿人:李尉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24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