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当代科技哲学前沿系列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813教室如期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华杰教授主讲,题目为《论现代“技科”的五个非本质品性》。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主持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哲教研室主任马建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滕菲担任评议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师生二十多人参加了讲座。
在讲座中,刘华杰教授首先从“何为科学?”引出现代科学的样貌,现代科学的技术特色浓厚,所以称“技科”。而要回答“技科是什么”的问题,刘华杰教授认为不能仅从理论上进行本质主义的论证,因为科学史本身是在逐渐演化而来的。进而,他申明了自己的立场:不采用本质主义立场,而通过类比性的论证来刻画“技科”的品性。
接着,刘华杰教授回顾了默顿刻画科学所提出的四个规范:普遍主义、公有性、非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论。总体来说默顿所提出的这四条都在说“应当”,但刘华杰教授认为并非完全是“应当”,而是存在实证成分。根本上来说,他反对规范性和描述性的二分。而他对科学的刻画是偏描述性的,但也有规范性的成分。此外,他指出在默顿之后,科学社会学领域对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SSK对于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尤为重要。SSK领军人物布鲁尔提出的强纲领常被误读为反科学,但在刘华杰教授看来布鲁尔并不反科学,其强纲领恰恰是科学主义的产物,因为他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本身。而这样的路径可能对原本的科学形象产生巨大冲击,但这恰恰有利于推进科学的健康发展。刘华杰教授试图向布鲁尔学习,对现实中所感受或了解的科学进行描述。但他认为布鲁尔对科学的描述还不够,因而尝试用新的方式进行描述。
随后,刘华杰教授刻画了现代“技科”的五个非本质品性。第一,胡塞尔叙述之“失真”:通过借用胡塞尔的观点,他指出科学追求模型的自洽性和可重复性,是一种仿真而非求真。第二,恩格斯叙述之“短视”:通过借鉴恩格斯的叙述,他指出科学研究往往受资金和发表压力的驱动,重视短期成果而忽视长期影响。第三,达·芬奇叙述之“矛盾”:借用达·芬奇自荐信中“既能A又能非A”的矛盾,他指出科学实践中也存在着矛盾,科学中立的假定不总是成立。第四,马尔凯叙述之“甩锅”:通过介绍马尔凯的虚构故事和“田松讽”,他强调科学逐渐成为一种教条,在面对失败或负面结果时倾向于推卸责任。第五,芒德勃罗叙述之“分形”:借用芒德勃罗的分形理论,他指出科学发展本身也具有分形特点,社会中有科学、科学中有社会。最后,刘华杰教授指出提出这五点品性并非是反科学,而是反思科学。对此,他分别从科学的内部和外部提出两个应对策略:第一,科学内部需要大的改革;第二,重启古老的博物学。
在评议与交流环节中,刘永谋教授进行了总结,首先概括了刘华杰教授此次分享的特点,指出其思想对于传统思想的冲击性,但这并非反科学而是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其次,分享了对学术研究的三点启发:1)学术研究重在推进学科领域的发展;2)科学哲学的研究需与时俱进;3)学术发展需承担起社会责任。针对马建波老师提出的“这五个特征是否是科学所特有的?”与“博物学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是否只是一种逃避?”的问题,刘华杰教授指出这些特征并非科学特有,并且强调了它们是“非本质”特点,但是这些品性与传统的观点形成的反差会使人们警惕和反思科学。此外,博物学是也将继续是一种边缘学科,其对于个体和群体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并非仅是一种逃避。针对滕菲老师的“现代科学与16-17世纪科学的品性是否一样?”的问题,刘华杰教授指出强调现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广泛而深入,而16-17世纪的科学并没有这样的特点,因而这些品性至少在程度上差别很大。此外,在场同学也与刘华杰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场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供稿人: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