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审度:科技与哲学的交叉融合”高端论坛在京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探究和审度当前科技革命与时代变革的最新趋势,聚焦前沿科技的哲学冲击和社会伦理挑战,立足科技哲学、科技伦理、科技史等不同领域研究经验,介绍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的实践经验,探讨促进科技与哲学交叉融合发展之道。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科技伦理学学科团队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哲学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京内外高等院所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他们多为学术造诣深厚的业内权威专家,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优势和学科优长,基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伦理、科技史等视域,聚焦“科技审度观”发表真知灼见,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段伟文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兼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冯颜利副所长代表主办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简述了哲学所在科技与哲学的交叉融合研究方面的悠久历史与深厚传统,对科技审度思想寄予厚望,号召大家一起审度当前科技革命与时代变革的新趋势,共同思考前沿科技的哲学冲击。臧峰宇院长指出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与哲学交叉融合的直接体现,在智能时代让哲学在与科学交融中提出引领时代思想的内在主张,实现人类思想和生命的进化尤为重要。随后强调了刘大椿教授在人大科技哲学学科的建制化、教材编撰、教研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其提出的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与科技审度等理论引人深思。他认为我们应避免科学万能论的盲从性与一味批判科学的片面主张,以宽容平和的态度研究科学发展的问题和趋势。刘孝廷教授关注到中国社科院科技哲学的优秀团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杰出成就,畅谈了与刘大椿教授的相识渊源,表达了对刘大椿教授作为中国自然辩证研究会第二代学者,其长期醉心于学术真理,关注学术的核心重大问题,具有家国责任感、人格宽厚等品格的敬仰。最后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首提科学活动、再提互补方法、三提师夷长技、总归科学审度、谈笑凯歌还、学高千千仞、福寿万万年”作为概括语,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
主旨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主持了主旨报告,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以“科技审度与多元开放的科技哲学”为题做了高屋建瓴的精彩演说。
刘大椿教授聚焦“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科技、马克思科技审度的启示、多元互补的价值选择与科技哲学开放的互动目标”四个主题展开。面对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这两种取向,他认为单纯的辩护和单纯的批判都是有局限的,应该对科学采取一种审度的态度,用多元、理性、宽容的观点来看待科学。当今对科学的反思应该实现“从辩护到审度”的转换,他强调审度不是折中主义,而是整合对立观点,是执两用中。科学技术审度的理论观点得益于对马克思科学技术论的理解和系统阐述,马克思的科技审度观围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异化的关系、科学技术与自由的关系所进行的探讨及由此展开的对科技的批判,对于如何正确看待现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正是马克思对科技审度的论述,为科技审度论树立了重要标杆。他着眼于从“科学客观性与独特性的统一、科学普遍性与地方性的消长、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四个层面解释多元互补的价值选择。最后,他阐述了科技哲学开放的互动目标,包括科学与伦理、艺术、信仰的互动以实现求真、向善、臻美达圣之圆融。他分析道,求真奠定科学认知方式的知识本性,向善确保科学的道德规定性,臻美提升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和谐完美,达圣赋予科学不断升华的超越性。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来看,求真向善臻美达圣之圆融,乃是多元开放的科技哲学追求的目标。
第一场发言
第一场发言由清华大学王巍教授主持。
东北大学陈凡教授聚焦“科技与哲学交叉融合的‘东北学派’研究纲领”主题展开了论述,他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与科技审度论遥相呼应。他敏锐地洞察到,当下人们应该思考在科技与哲学交叉融合中,中国的技术哲学在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他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试图从四项原则出发寻求解决路径,他提倡技术哲学中国化应基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的研究范式与立场观点,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技术哲学,同时汲取西方技术哲学的合理经验。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成素梅研究员从EPR论证视角分析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她以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在后来所呈现出的数学、物理与哲学合三为一的趋势为案例,对深度审度论提供了支持。在对量子力学的诞生与基本原理、量子概率与量子测量作为理解量子力学的两大难点、爱因斯坦与玻尔进行的三次争论、EPR论证与量子纠缠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后。她指出从经典力学到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从非相对论力学到量子场论等均朝着抽象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物理学与哲学之间相互促进与检验,数学和物理学的知识越深入,越蕴含着更深刻的哲学思想。
北京大学周程教授以“电报编码技术对汉字词语的形塑”为题做了生动的报告。他谈到,自己思考西方科学技术的产物——四码电报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受到了刘大椿教授“西学东渐”与“师夷长技”的启发。他聚焦“有线电磁电报的发明、莫尔斯电报代码的演进、汉字电报代码的编制、汉字词语受到的影响”进行了汇报。近代中国发展技术走的是外生性道路,四码电报的出现并未否定汉字与动摇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着电报技术在中国的扎根与普及,渐渐地改变了中国汉字文化。可见,汉字文化不单单是中国文化,它是受到西方科学技术和技术形塑的一个产物。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从“中和位育的实践智慧”角度对科技审度论做了精辟评析。“中和位育”出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指出“中和”与“执两用中”的审度相契合,“位育”意指“天人和谐”的目标。在危末人类世之困境下,审度启示我们在“寻找事物引起质变和飞跃的奇点”与“找到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点”之间做出选择,走向新开端。他从审度的特性、思想根源、结构、大略四个角度解读审度意蕴,尤其从知识论“审-时”,价值论“度-势”,实践论“决-择”方面透彻地剖析了审度的结构。
第二场发言
第二场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王伯鲁教授主持。
山西大学张培富教授分享了对科技与哲学交叉融合的建制化思考。他谈到刘大椿教授在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的重点学科建设、博士点申报、基地发展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他提出社会建制是促进科技与哲学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保障,详细地阐述了民国以来我国科技与哲学交叉融合研究发展的五个时期。关于如何发展科技与哲学的交叉融合研究,他做出了积极回应,认为应当重视中国特色社会建制建设、发挥学术领袖的关键作用、重视吸引和联络科学家的参与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董春雨教授对数智时代人与机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提到了刘大椿教授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建制化过程中做出的独特贡献。随后他简述了数与智概念内涵、人机关系哲学讨论的悠久历史,指出数智时代机器作用经历了反转,需重新审视机器参与的认识论问题。他分析了机器介入认识所发生的三次革命的历史进程,表示机器在认识中扮演的角色、地位,发生了两个显著变化。当下如何看待机器自主性、认知透明性、语言(表征)与智能的边界、随机突现等问题尤为重要。最后他希望人类要理性地看待以机器为主体的社会角色的改变。
中国科学院大学胡志强教授作了题为“谨言:科学家公共言说中的伦理问题”的精彩报告。他回溯了刘大椿教授在担任《自然辩证法通讯》编委的副主任期间对杂志发展做出的成绩。他以科学家公共言说的内容与作用作为引入,指出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与负责任地进行公共言说。随后他从七个方面详细地分享了对科学家公共言说问题的思考,他敏锐地觉察到科学家公共言说的三个特征,即科学家的公共言说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部分、危机情境下的科学家公共言说不同于一般的言语行为、科学家的公众言说依赖于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信任关系。
国防科技大学曾华锋教授在“从‘摧毁’到‘控制’:科技与战争演进的哲学审度”报告中聚焦“绝对战争”所面临的困境、暴力本质的遮蔽与解蔽、战争的新拐点三个主题展开阐述。他庄重严肃地指出,追求“暴力制胜”的绝对战争具有唯军事主义、杀伤力崇拜、无限的暴力的特征,建立在暴力之上的“绝对的胜利”无法赢得政治与民心,因此不可能实现。追溯至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对“暴力”术语的解读,他概括道,暴力是一种占有、控制生存条件的手段,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实现战争的可控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场发言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孟强研究员主持。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刘益东研究员以“底线思维与审度观:高风险社会的治理指南”为题做了精彩的报告。他强调审度观可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多元、理性、宽容的观点来看待科学),在包容性发展中实现科技与伦理的内在统一,因此,底线思维与审度观成为高风险社会的治理利器与指南。他围绕“AI大爆发下对颠覆性创新的应对、杠精困境、动车困境、底线思维与审度观的启示”方面展开论述。其敏锐地意识到人类安全防控措施的十大严重漏洞,主张当务之急是恪守底线思维、开创可持续安全与发展的新型科技体系。
华南师范大学肖显静教授基于“大写的科学革命”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首先阐述了“大写的科学革命”在不同时代的样态、特征、内涵等内容。不同层面范式转换带来不同的科学革命,他分析了“大写的”近代科学革命的三个特征,认为“大写的现代科学革命”是“革”“近代科学”的命,其伴随着自然观的新变革和方法论创新。这样的科学革命是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以科学为先导,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
南京大学刘鹏教授对科学实践哲学的基本思路、立场、哲学抱负与意义做了全面地分析。由于传统科学哲学中实践概念的非哲学性及其带来的认识论难题,因此重塑一种科学实践哲学成为共识。他强调科学实践哲学的核心内涵是实践成为知识进而是实在(认识论乃至本体论上的)的界定者。实践的优先性,规避了传统科学哲学在自然和社会之间所塑造的先验分割,这就将科学哲学的学科边界从认识论扩展到了本体论,重构了与科学有关诸多研究。科学实践哲学突破了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框架,为人们反思哲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中央党校胡明艳教授基于从属性论向关系论转向的进路,思考了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责任观。科技伦理需要处理两重“审度”,一是科技与伦理间的关系(抑制或者促进—推动科技的向善发展),二是当下的伦理问题与未来的可能伦理问题至关的关系(关注当下或者沉浸幻想—基于当下的适度超前)。在对传统道德责任观的细致分析下,她觉察到了属性论进路的局限,并倡导一种“关系转向”。关系论进路提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新道德责任观可能。最后对主题进行了升华,技术发展塑造着伦理规范,伦理规范也引导技术发展,由此真正地实现技术的向善发展。
圆桌讨论与总结报告
倾听了见解独到的主旨报告与三场发言之后,开启了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肖显静教授发表了饶有风趣的引言。清华大学王巍教授对大椿老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审度,提出了从“自然辩证法人才培养的第一代讲习班→第二代刘大椿先生的多元开放、因材施教的教学→第三代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第四代海外留学”的演进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王小伟副教授谈到自己运用科技审度观来阐释道德物化的体会。
最后论坛进入总结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主持了闭幕式,段伟文研究员以“科技哲学的长征:回望与前瞻”为题做了简明深刻的发言。他满怀激情地分享了科技审度的过程、中国的科技哲学作为居间者与知识连接者的角色、科学本身的隐忧、人机融合背景下的世界与人本身的自动化问题。他为当前人们正面临的七个重大问题表示了担忧。
本次论坛立意高远、主题鲜明、视角全面、内容翔实,风格求真而务实,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对话机会。主持人的点评画龙点睛,与讲者的发言相得益彰,大家畅所欲言,气氛活泼热烈,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妙的审度盛会。论坛对于凝聚推进多元互补、执两用中的科学审度共识,加深对于科技审度论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思考,探索从“辩护→批判→审度”的科学取向转变,推动哲学审度在前沿科技治理实践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供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