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学界交流 >> 学术信息 >> 正文
[230427]科哲前沿第58讲-吴璟薇-在媒介与技术之间
  作者:pst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6    
】【】【

探寻媒介研究跨学科合作的可能

 

2023427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科技哲学前沿系列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商楼307教室顺利进行。本次讲座主题为《在媒介与技术之间:探寻媒介研究跨学科合作的可能》,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主持讲座,副教授王小伟、讲师滕菲担任评议人,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马建波副教授全程参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矿业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前来聆听讲座。

在历时2个小时的讲座中,吴璟薇教授以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的媒介思想为线索,就基特勒与德国媒介研究,基特勒的核心理论思想和文化技艺、物之尺度与君子之道等三个部分的内容展开论述。

在开篇部分,吴璟薇教授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当前国际关注度较高的媒介理论研究四大理论分支:北美媒介环境学、德国媒介理论、法国媒介学和英国媒介研究。其中,德国媒介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兴起建立在互联网等新一轮的媒介科技变革使传统理论受到挑战的时代背景之下,新闻传播学界开始重新思考技术变迁与媒介的关系,关注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

接下来,吴璟薇教授指出,媒介研究结合了文学、戏剧学以及音乐学的研究视角,关注大众媒介、公共传播以及媒介美学与媒介史。德国媒介研究起源于麦克卢汉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相遇,在1970年前后以“电影与电视研究(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的形式出现。其核心领域可以划分为社会、技术与文化三大块。基特勒作为德国媒介学派的“奠基人”,引领德国媒介研究走出法兰克福学派的“阴影”、从文本分析走向文化分析、从针对高雅文化的批判向日常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变。其知识谱系深受海德格尔、黑格尔、尼采、福柯、图灵、麦克卢汉等哲学家的影响。

然后,吴璟薇教授介绍了基特勒的核心理论思想。其一是“媒介决定了我们的处境”。基特勒通过分析媒介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条件以及传播的结构来理解媒介,从而摒弃了以人的身体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传统,转而强调媒介物质性并更加关注技术的物质结构对其文化带来的影响,而并非技术对讯息传播带来的影响。其二是媒介本体论与媒介网络。基特勒认为,应该延续海德格尔所开创的技术本体论,从媒介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关系”来定义媒介自身。多样化的技术媒介使得信息、话语和语言在空间中得以“处理、传输、存储”,在时空中成为了“不朽得东西”。继而,基特勒从“后人类主义”和“共在”视角出发,提出了“媒介网络(Medienbund)”理论,即在“处理、传输、存储”过程中,技术媒介从来不是单独的媒介,而是由诸多媒介形成的网络,技术媒介网络对社会沟通与运行、知识与话语的生产与存储产生决定性影响。其三是文化技艺。探讨技术如何与人的身体、技能,以及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在吴璟薇教授看来,对文化技艺的理解要放到德语语言文化的背景中,注重文化的异质性,关注媒介的“操作”,思考文化与技术和机械之间的关系。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与中国语境,吴璟薇教授用打字机、古琴来进一步说明“文化技艺”、“媒介网络”概念及其对人的主体性的重新塑造。在讲座的最后,吴璟薇教授总结道: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理论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但在新媒体时代却面临众多的问题与考验。德国的媒介研究与理论媒介,一方面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另外一方面也从中观和宏观层面来理解媒介,探讨技术、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受时间和技术因素影响不大,因而也更适合用来阐释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与传播现象。

整场讲座理论夯实、联系实际、条理清晰,得到现场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在评议与提问环节中,刘永谋教授、马建波副教授、王小伟副教授、滕菲老师纷纷肯定了跨学科交流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与吴璟薇教授进行深度交流。学生们也积极参与提问,表示此次学习收获颇丰。至此,讲座在思维的碰撞、学科的交融与听众的掌声中圆满告一段落。(供稿人:王春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22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