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博士生科学与逻辑方法论大讲堂”在教学一楼404室和腾讯线上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李正风教授主讲,演讲题目为《如何理解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伯鲁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和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共同参与了线下和线上的讨论与互动。
李正风教授主要从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如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个部分做了阐述。首先,李正风教授解释了为什么提出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如何理解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意义这两个问题。我国已经进入国家发展的新阶段,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科技成为强国竞争的焦点,如今的国际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由共和国的发展历史可知,经济强国必须是科技强国,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因此必须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如何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李正风教授认为必须重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论述,厘清其概念演进,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做到防止概念泛化,但注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路径的多样性,保持一定开放性;防止碎片化,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形成“体系化、组织化”力量,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防止静态化,但注意“固化”可能形成的竞争优势,重视动态“进化”和“转化”三个方面。要做到全面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个关键词入手。一个国家范围内能够为国家服务、具有“战略性”的科技力量均有可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能单纯从“使命”这个维度出发,还需要充分重视提升“能力”这个维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全面加强科技工作的战略意识,把提升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性”作为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任务。
在如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个问题上,李正风教授指出,需从全面增强科技工作的“战略性”、提高科技创新的“系统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基础、形成战略科技力量不断生长的文化和生态等四个方面上入手。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自立自强,做到原始创新,但需防止虚假繁荣,即中低水平的数量优势。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准确识别并着力解决深刻影响国家、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科学和技术问题。我国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系统失灵”,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联系,以及要素之间出现各种错配现象。必须痛下决心,对创新体系进行面向未来的系统性改革,解决“系统失灵”问题,全面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脉络清晰,论证有力,反映出李正风教授在该领域多年的辛勤耕耘和思想积淀。在王伯鲁教授简要总结之后,李正风教授细致回应了学生提问。本次讲座按预定议程在现场听众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供稿:伍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