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学界交流 >> 学术信息 >> 正文
[211127]论坛聚焦:科哲学者谈学科交叉与哲学创新
  作者:pst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2-3    
】【】【

 

 

202111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新时代哲学创新》学术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大椿教授、刘晓力教授、王伯鲁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孟建伟教授参会并做大会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劲杨教授主持了会议的第六时段发言。科哲学者们在大会发言中重点讨论了“学科交叉与哲学创新”,交流了自己从事交叉研究的体会和经验,提出了对未来哲学创新的期望。

科技审度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与人大哲学的渊源,也见证了人大哲学从成长、壮大到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如八九十年代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建制化关键时期,包括他在内的人大哲学系同仁所做的贡献。刘大椿教授特别介绍了近年备受国内外同仁关注的科技审度论。该研究从2007年开始,以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与当代科学技术论研究为主题。2017年由人大出版社出版了相关著作——《审度: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与当代科学技术论研究》, 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马克思的科技审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多元、开放的科技世界,可概括为“科技审度论”。该书在国内外受到许多关注,也引起劳德里奇出版社(Routledge)的重视,他们主动联系将全文译为英文出版。《审度》的英译本共65万字,将按中文版的三个部分拆分为三卷本,拟于明年正式出版。

刘大椿教授谈到,《审度》一书被译介到西方英美世界可算作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为哲学走向世界所做的一点贡献,这跟人大科哲同仁长期以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反映了我们长期思考和研究的三个问题:首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科技?这是一个好像已经解决了,但实际上在今天成为了一个更大的、未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细致的梳理工作,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把马恩全集中有关科技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研究。其次,应当怎样看待现在世界众多的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我们将纷纭的看法概括为两种:一种是为科学辩护的科学主义的立场,旨在说明科学的合理性,并探讨应当怎样去发展科学技术;另外一种是反科学主义,从非理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质疑绝对的科学观。针对当前世界上科技哲学呈现出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在梳理和分析之后,提出了我们自己的审度的观点。再次,什么是科技的审度?我们主张要用一种多元的、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这个多元、开放的科技世界。通过对科学技术中所存在的客观性与独特性、普遍性与地方性、理性和非理性、科学和人文等看似对立的观点进行审度,找到其间所具有的互补关系。秉持这种多元、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和技术,相信会让今后的科学技术以及科技哲学的发展更加健全和完善。最后,刘大椿教授对新时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我们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再到今天进入智能科技革命的时代,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哲学界去论证和讨论。哲学,特别是科学技术哲学应当认真关注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众多的交汇之处。

哲学跨学科创新的困难与希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晓力教授在大会发言中围绕“哲学跨学科创新的困难与希望”展开,强调世界大势的人类困境正倒逼着哲学进行创新。刘晓力教授回顾了她带领团队自2000年以来在学科交叉的两个阶段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丰富成果,涵盖科学与人文、哲学与认知科学的跨学科实践,包括理论研究、平台建立、交叉论坛、团队培育、成果出版与新领域开拓等。在谈及人民大学明德讲坛一年来就哲学-科学-艺术主题展开对话时,刘晓力教授认为,哲学创新真正的困难在于,不仅能让跨学科学者一起坐下来、聊起来,而是要进行实际的交叉研究,真正合作起来,使哲学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产生实质性影响。刘晓力教授认为,学科交叉哲学创新未来的期望基于必需跨越哲学的二级甚至一级学科边界的普遍共识,以及有可能产生新的哲学学科。但是,真正的新学科不是靠举大旗、喊口号、机构重组出来的,或者有意塑造的,而新学科是不期然涌现出来的。因此需要浇灌新学科破土发芽的人文土壤和新学科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哲学家在科技变革时代呼吁大智慧的环境下应当大有作为

走向第二开端的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孝廷教授在会议发言中倡议“走向第二开端的文化”,推动传统与哲学价值的当代转化。他认为哲学创新应关注与哲学相关的几对关系或大问题,如哲学与时代、哲学与人、哲学自身作为有机体以及哲学与文明等,在此视域内思考人类世危机及其背后的哲学,推动文明转型。对此,可从五条进路展开对文明危机的深层思考,包括正视文明本身的复杂性、勘察文明遭遇的问题、反思文明内在的矛盾、寻找文明分岔的节点、培育文明拯救的力量等。文明的转型在当代具有急迫性,哲学的建设性纲领也应从存在论、价值论、方法论与行动论等层面展开探究、促进协作。新文明的建设还需要关注海德格尔在上一世纪提出的“第二开端”的思想,以此展现朝向新文明的思想旅程,进而重勘文明的准则,建设新文明的文化。这一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人类面临如何把应然转为必然,如何加强新形态文明的内化等难题,对此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必将大有作为。

什么是哲学创新?

中科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孟建伟教授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哲学创新的新见解。他认为哲学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何为哲学与何为创新。马克思说:“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涉及到哲学的两种不同的定位:一是解释学的定位;二是科学的定位。显然,马克思肯定的是科学的定位。为什么当今的哲学创新往往会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关键是,我们的哲学研究大多尚局限于解释学的定位,过多拘泥于阅读文本和解释经典,甚至还谈不上解释世界。于是,这样的研究尽管重要而且必要,但充其量只是学者式的研究,而不是哲学家的研究;这样的创新充其量只是解释学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创新。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树立马克思的科学的哲学观,让哲学研究像科学研究那样,直面世界,直面现实,直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在“改变世界”的进程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创新。

交叉研究的意义与行动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伯鲁教授在发言中讨论了交叉研究对当下时代的意义和行动建议。他强调,当下人类已进入了风险社会和孝廷教授前面所说的文明转折时代,面临着众多复杂紧迫的“问题群”。这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和分析性思维模式,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协同聚焦,或者以前沿问题或重大发展目标为核心,汇聚集成众多领域的科研力量及其优秀成果。协作攻关,已成为当代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的“智库”就是按照这一模式组织和运作的。正是基于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才及时增设了“交叉学科”门类。今天的哲学如何开展交叉研究呢?他提出几条建议:1)应该向科学学习,多做哲学普及工作,让大众理解哲学,扩大哲学的社会影响。2)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积极寻找哲学研究的切入点。3)主动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合作共事,学习他们的长处,平等讨论,相互激励,为解决具体问题贡献哲学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供稿:人大科哲博士生,王薇、汤杉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21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