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 >> 人大科哲 >> 学界交流 >> 学术信息 >> 正文
[190610]“工具与人”首届中西比较技术哲学会议召开
  作者:PST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7-3    
】【】【

 

 

       2019年6月10日,以“工具与人”为主题的首届“比较视角下的技术哲学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500会议室顺利举办。国际技术哲学学会创会主席Carl Mitcham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媒系主任、千人计划学者Jeroen de Kloet教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Oliver Davies教授,德国汉堡大学Pak Hang Wang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段伟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任丛丛研究员,清华大学徐源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廖苗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王小伟副教授等中青年学者和人大科哲的博士生参与本次工作坊。

         技术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哲学研究领域近年来逐渐收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中国和国外的研究基本上呈同步进行的态势。本次研讨会汇聚国内外专家,围绕“工具与人”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本次工作坊还围绕王小伟,Pak-Hang Wang和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朱勤助理教授一起主编的英文图书《Towards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举行,该书将由知名出版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 

         本次工作坊分为上下午两个半场进行,包括主题发言和讨论环节。上午由人大科技哲学教研室王小伟副教授主持,主讲人分别进行了30分钟左右的主题发言。下午的主题发言由德国汉堡大学Pak Hang Wang研究员主持。Mitcham教授宏观的介绍了近年来技术哲学的发展情况。他认为中西技术哲学研究都在试图为新工具对人的影响做哲学反思,提供规范性语言。新技术的应用具有世界性特征,但同时其具体使用又是情境化的,因此特别有必要从比较哲学视角考察工具与人的关系。随后,参会学者就工具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刘永谋教授介绍了技治主义研究。他从副柯主义的立场出发,说明了工具的布置和使用同权力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千人计划学者,阿姆斯特丹大学系传媒系系主任Jeroen de Kloet从传播学角度介绍了“快手”对中国创意产业的影响。快手作为一种崛起的“新工具” 正在对传统的娱乐地貌进行重塑,这势必会导致特定群体的赋权和祛权。社科院哲学所段伟文教授则从存在论角度讨论了技术和“它者”的关系。长沙理工大学廖苗老师介绍了实验室工具的认识论意义。  

         在下午的会议中,来自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的任丛丛研究员从建筑史角度对东亚地区的建筑工具和上梁祭祀进行了细致的人类学介绍,指出不同的文化和仪式决定了同样功能的工具的形态差异。清华大学的徐源博士后介绍了人工智能对艺术活动的影响。她试图追问人工智能所绘制的画作是否可以被认为是艺术品。回答这一问题势必要求我们深入讨论艺术本体论,回答究竟艺术品是否需要主体完成,计算机是否具有主体性等繁难问题。汉堡大学研究院Pak Hang Wang介绍了仪式化机器人的研究。将机器人仪式化的诉求在近来成为一种潮流,Pak通过谷歌Alexa的设计介绍了这种实践进路,进一步反思“仪式”(ritual)可能在工具设计中的建构性作用。王小伟则通过儒家“藏礼于器”的概念着手,指出“器物”不能简单还原为工具,传统生活将器物理解为一种生存实践。人和器物的关系不单单是“用”,同时也有“敬”的成分。器物在什么时候用,如何用,用到什么程度都是有一整套仪式化的规范。这种仪式化的使用(敬用)常常将器物的工具性功能转化为一种超越性所指,进而将日常生计活动赋予宇宙论意义。这种“敬用”观在当下技术哲学讨论种还未收到足够重视。 

         会场讨论非常热烈,高论叠出。与会学者和学生们就工具本体论和具体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约定来年在汉堡大学继续进行对话。

 

(人大科哲:王小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17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