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人大科哲 >> 人大科哲 >> 教学与招生 >> 学位论文 >> 正文
2009-蒙本曼-科学知识的地方性与地方性知识
  作者:人大科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5    
】【】【

  蒙本曼   博士

指导老师:刘大椿教授

答辩时间:2009.12

 

关键词:  科学知识;知识地方性;地方性知识;科学丰富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的知识观念处于悄悄变革之中,知识的地方性问题正是这一变革的产物之一。科学知识及其实践活动不可还原的地方性品格是显而易见的,知识作为“人为的”社会建构的产物,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这与传统的科学形相和科学观完全不一致。在知识多元主义的研究理念下,关于知识的本性产生了与传统科学哲学不同的重大差异,科学知识的地方性尤其是地方性知识的问题突显无遗。

作为知识地方性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的地方性知识的概念,是基于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得来的一种知识划分模式,也是从知识普适性到知识地方性的观念演变所形成的一个专有名词,其内涵和外延需要在特定的地域或局域意义上才能理解。与地方性知识年度文献总量及相关信息逐年增加相对应,吉尔兹倡导的地方性知识正引起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科学技术学(STS)等学科的强烈关注,有关知识地方性的问题正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学术热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重视实验室研究、强调科学话语下的知识实践,以及对微观社会的深层描述等是知识地方性问题独特的研究路径。

在带有浓重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西方科学眼里,偏离“强势科学”中心的地方性知识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弱势科学”。但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科学思维方式暴露出来的局限性,科学的优越性及其话语霸权受到挑战和质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的意义和界限。其实,从知识的起源和历史性特点来看,所有的知识系统都是地域性的,支撑不可通约“知识类型”观念的是承认文化的异质性,如果把科学置于实践的平台上,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知识的地方性。带有文化相对主义特征的地方性知识,是对多元历史的客观承认和尊重,也隐含着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反抗和对普遍性科学知识的解构和颠覆。秉持开放、平权的姿态处理科学“中心”和“边缘”的地方性博弈,无疑会使知识的研究领域更加广阔、丰富和真实。

而本土的科学实践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地方性,其突出的地方性特征反映在本土科学的主体、内容、应用、发展和与当地民众的关联中。从科学实践的角度看,地方性知识符合“本土科学”的特征,它既可以理解为静态的本土的知识体系,又可以理解为动态的土著民族的社会活动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强势的西方科学与地方性知识的对立与冲突,引起了人们对知识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知识具有高度的地方性,科学只是人类把握世界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本土的意义世界表明,传统社会的意义系统依然在发挥作用,知识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在知识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现代科学精神和各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结合,应该成为科学事业发展的新理念。

由于科学现象的复杂性和不同派别使用的求证方法不同,使得科学划界的模糊地带始终存在。实际上,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着交叉或包含的关系,非科学常常给科学提供方法论线索,是科学发展的思想来源之一。作为一种零散的、区域性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地方性知识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科学”的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非科学”的地方性知识,这种“非科学”的知识对于传统的知识观具有挑战性。尽管地方性知识是人类知识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其丰富的原创性特质使人们对于知识本性的认识更加接近真实的知识本身,但地方性知识的处境岌岌可危,民间活态文化的传承正经历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淘汰的劫难。在这种情形下,“非遗”保护和地方性知识的再生产刻不容缓。

此外,知识地方性问题还是另类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出现了某种“从科学出发的哲学”的趋势,盛行一种“另类眼光”。相对于“标准化”的西方科学,另类科学表现出更加宽容、平等和多元化的气息,是当代科学论发生重大变化和转向的标志之一。由于知识解释功能的嬗变,某些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科学知识在某些方面只得在“集体意识”缺失中存在。对于知识地方性中的另类眼光,辩证的态度应该是既要理解和重视其积极作用,又要甑别其糟粕、引领其发展。作为实践中的典型的地方性知识,中医和风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境中生成的,是能满足另类科学研究“地方性”实践条件的知识范例。

人类认识史表明,当知识进化和积累加速时,知识形态和各类知识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实践标准也在不断地分化和调整。知识的类推适用性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绝对的普遍性和绝对的地方性都是不存在的,普适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均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现代科学观的演变轨迹中可以看出,科学概念的形相多种多样,地方性知识是科学丰富性的生动体现。在一元论的信仰范畴中,科学曾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但这种激进的科学主义很快成为多元科学观批判的对象,人们越来越强调科学研究的具体语境,主张所有的科学都是“地方性知识”。在人类进步的意义上,从地方性到全球化的知识对话不可回避,为科学统一性的辩护也由于科学的地方性、情境性特征而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在多元化的实践场域中,知识的生产并不拒绝“他者”,地方性知识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资源。在这方面,尊重、保护、利用和发展当地人世代沿袭下来的地方性知识,不仅可以使创造和使用地方性知识的各族群众从中获益,对于彰显人类文明的同一性和多样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导 言  知识地方性何以突显

01  选题缘起及基本理念

011  科学知识的地方性探索

012  社会建构下的知识范式

013  文化语境的地方性分析

02  研究出发点及写作目标

021  论文的研究出发点

022  论文的写作目标

03  论文的结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031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032  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033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  知识地方性问题的研究基础

11  知识地方性的当代探索

111  知识的定义和本质

112  从知识普适性到知识地方性

113  SSKSTS等对知识地方性的研究

12  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成果

121  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内涵和外延

122  地方性知识年度文献总量及相关信息

123  吉尔兹及其《地方性知识》

124  当前国内关注的研究领域

13  知识地方性问题的研究路径

131  知识地方性的研究方法

132  地方性知识的研究特色

2  强势科学与弱势科学的地方性博弈

21  科学的强势“中心”和弱势“边缘”

211  强势科学及其批判学派

212  科学的弱势及其有限性

213  对知识“中心”和“边缘”的解读

22  科学的强势与地方性知识的话语权

221  强势科学的话语霸权

222  对科学优越性的质疑

223  地方性知识的话语权

23  不可通约和文化相对主义

231  知识地方性的不可通约性

232  相对性的科学普遍性

233  文化相对主义的理念

234  “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观

3  本土科学与地方性知识的科学审视

31  本土科学及其地方性特征

311  科学发展与本土实践

312  本土科学的地方性特征

32  科学视域中的地方性知识

321  地方性知识是一种本土的知识体系

322  地方性知识是土著民族的一种社会活动

323  地方性知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

33  地方性的科学与本土的意义世界

331  科学知识具有高度的地方性

332  本土的意义世界与知识优劣论

333  对知识现代化模式的反思

4  非科学的地方性知识及其价值

41.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之争

411  科学划界的模糊性

412  非科学知识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

42  非科学的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421  地方性知识的非科学界定

4211  地方性知识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总结

4212  地方性知识是零散的而非系统的知识

4213  地方性知识是区域性的而非普遍性的知识

422  地方性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平等成员

423  地方性知识打开了知识研究的新理路

424  非科学知识的价值体现

43  地方性知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431  “非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32  岌岌可危的地方性知识

433  “非遗”保护与地方性知识的再生产

5  另类科学实践中的知识地方性

51  另类科学研究的兴起

511  另类科学的趋向和实质

512  地方性知识的两面性

52  在“集体意识”中存在的地方性知识

521  知识解释功能的嬗变

522  地方性知识生成的意会历程

523  科学知识“集体意识”的缺失

53  何以善对另类科学

531  辩证看待地方性知识研究中的问题

532  实践中的地方性知识:以中医、风水为例

6  知识地方性问题的深远意义

61  知识形态的双重追求

611  知识形态的演变历程

612  知识的普适性和地方性

613  普适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辩证关系

62  知识地方性对科学丰富性的贡献

621  现代科学观的逻辑轨迹

622  文化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623  地方性知识:科学丰富性的生动体现

63  科学的统一性与知识地方性的未来

631  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对话

632  科学的统一性问题

633  地方性知识的未来图景

参 考 文 献

外国人名索引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 2010-2017 www.pstruc.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大科哲
京ICP备10216924号;京公网备110108007581